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科)

  • 培养层次:专科
简介
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通称“05方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等中央和部委文件要求设置的,供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学院使用的全方位思政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专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专科)、“形势与政策”课。课程以国家统编的2018年版同名教材为讲授依据,结合网络教育、继续教育的需求和特点,在课程专家指导下,以知识点大纲为基本框架,合理设计结构布局,突出重点难点问题,注重运用案例教学,丰富拓展媒体形式,讲授主题线索清晰,传达课程思想精髓。
课程团队

指导专家

  • 武东生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

    全国高校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主要成员

    现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

    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冯秀军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

    全国高校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主要成员

    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指委委员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授课团队

2017该团队荣获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是山东省高职院校唯一,乃至全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团队。团队又整合全省资源,组建了一支包含山东省16所高职院校,28位长期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一线的优秀教师参与此次课程建设。

  • 王岳喜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

    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5年度影响力人物

    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择优资助计划”教师

  • 王秀霞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2014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

    中国好教师 齐鲁最美教师

    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

    山东电视台《理响中国》栏目嘉宾

    山东教育电视台《思政这样潮》栏目嘉宾。

  • 郭苗秀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

  • 李齐亚获得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

    获得2019年获教育部首届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

  • 周 娉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

  • 宋秀慧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

课程内容

(一)涵盖全面,整体性强

本课程资源以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正在申报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基础,通过深入剖析教材,详细梳理教材涵盖知识点,并解析各块知识点的重难点,融入最新时事政策,更新原先基本知识点,新增拓展知识点,使最终83个知识点全面涵盖教材内容,与教材全部知识点契合,课程内容整体性较强。

(二)优化及时,准确性高

本课程教学资源及时融入最新时事政策,优化更新基本知识点,例如在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的爱国主义知识点中,新增并融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及针对当前形势新增“疫情面前如何践行爱国”知识点;在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中融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中增加了民法典的相关知识点,真正做到思政课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贴近专科学生特点

针对专科学生理论基础薄弱、思维灵活度强等特点,选取的课程资源与专科学生特点和生活紧密结合。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通过生动形象,贴近专科学生的教学案例,帮助专科学生更好的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课堂内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自身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鼓励学生通过理论去思考具体社会事件和案例,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拥有开拓创新、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能力,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课程大纲
  • 第一周 绪论
  • 0.1 导学——走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 0.2 了解人生新阶段——大学阶段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 0.3 读懂历史方位——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0.4 把握时代机遇——让中国梦成为青春的注脚
  • 0.5 不负历史使命——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 0.6 重视素质培养——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 第二周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 1.1 导学——人的青春之问
  • 1.2 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人生是社会化的过程
  • 1.3 做好人生选择题——人生观是人生的导航仪
  • 1.4 做好人生选择题——人生观是人生的导航仪2
  • 1.5 做好人生选择题——人生观是人生的导航仪3
  • 第三周
  • 1.6 搭建好人生成长舞台——处理好个人和社会的辩证关系
  • 1.7 新时代的奋斗人生——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
  • 1.8 新时代的奋斗人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1.9 寻找人生的最佳坐标——人生价值的评价
  • 1.10驾驭自己的命运之舟——人生价值的实现
  • 第四周
  • 1.11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辩证对待人生矛盾1
  • 1.12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辩证对待人生矛盾2
  • 1.13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辩证对待人生矛盾3
  • 1.14把握新时代的奋斗人生——反对错误人生观
  • 1.15把握新时代的奋斗人生——实现人生价值、成就出彩人生
  • 第五周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 2.1 导学——坚定理想信念 把好人生方向
  • 2.2 理想信念——人的精神之“钙”1
  • 2.3 理想信念——人的精神之“钙”2
  • 2.4 追问信仰——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 2.5 仰望星空——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 2.6 坚定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第六周
  • 2.7 理想与现实——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 2.8 艰苦与奋斗——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 2.9 小我与大我——正确把握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 2.10立志与躬行——怎样坚定理想信念
  • 第七周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 第七周
  • 3.1 导学——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 3.2 精神溯源——“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 3.3 兴国之魂——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 3.4 强国之魄——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 3.5 精神支柱——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 第八周
  • 3.6 时代要求——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 3.7 报国之志——做新时代忠诚的爱国1
  • 3.8报国之志——做新时代忠诚的爱国2
  • 3.9 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引领发展新时代
  • 3.10时代弄潮儿——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 第九周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1 导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时代新人
  • 4.2 核心价值观——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 4.3 价值公约数——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1
  • 4.4 价值公约数——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2
  • 4.5 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 第十周
  • 4.6价值观自信的理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4.7价值观自信的理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
  • 4.8 价值观自信的理由——真理和道义的力量
  • 4.9 普世价值存在吗——廓清西方普世价值的迷雾
  • 4.10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
  • 第十一周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 5.1 导学——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 5.2 知德明德——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 5.3 知德明德——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 5.4 知德明德——道德的变化发展
  • 5.5 知德明德——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 第十二周
  • 5.6 知德明德——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 5.7 知德明德——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 5.8 守德行德——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1
  • 5.9 守德行德——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2
  • 5.10 守德行德——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 第十三周
  • 5.11 守德行德——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要求
  • 5.12 守德行德——践行社会公德
  • 5.13 守德行德——恪守职业道德
  • 5.14 守德行德——弘扬家庭美德
  • 5.15 守德行德——弘扬家庭美德
  • 5.16 守德行德——锤炼个人品德
  • 5.17 守德行德——自觉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 第十四周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 6.1 导学——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 6.2 知法懂法——法律的词源及含义
  • 6.3 知法懂法——法律的功能和作用
  • 6.4 知法懂法——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 6.5 知法懂法——法律的历史发展
  • 第十五周
  • 6.6 知法懂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 6.7 知法懂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1
  • 6.8 知法懂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2
  • 6.9 尊法学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
  • 6.10尊法学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2
  • 6.11尊法学法——我国合宪性审查机制建设
  • 第十六周
  • 6.12 尊法学法——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 6.13 尊法学法——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历程
  • 6.14 尊法学法——《民法典》颁布实施的意义
  • 6.15 尊法学法——行政法如何保障公民权利
  • 6.16 尊法学法——刑法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 第十七周
  • 6.17 尊法学法——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 6.18 尊法学法——刑事诉讼法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 6.19 尊法学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1
  • 6.20 尊法学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2
  • 6.21 尊法学法——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 6.22 尊法学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1
  • 第十八周
  • 6.23 尊法学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2
  • 6.24 守法用法——培养法治思维1
  • 6.25 守法用法——培养法治思维2
  • 6.26 守法用法——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 6.27 守法用法——认识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 6.28 守法用法——依法行使法律权利与履行法律义务1
  • 6.29 守法用法——依法行使法律权利与履行法律义务2
  • 6.30 守法用法——依法行使法律权利与履行法律义务3
选用教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时间:2018-4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495034

指导单位

  • 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

课程研发建设单位

  • 高等教育出版社

支持单位

  • 百校千课共享联盟

区域联系人

  • 华南区域:顾老师13910074643 华东区域:宋老师15210830199
  • 东北区域:王老师18518602252 西北区域:王老师18301339768
  • 华中区域:张老师18610760775 西南区域:陈老师18612983808
  • 华北区域:孙老师13811925277 北京地区:肖老师13911718680

联系我们

  • 课程及教学服务:曹老师 010-58556275 caopg@hep.com.cn
  • 平 台 服 务:汪老师 13811554938 wal10042007@163.com
  • 销 售 热 线:许老师 010-58582345(13220163388)
Copyright©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haty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8101962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942